医药网8月14日讯 8月13日,“2019西普会”在海南博鳌开幕。中康资讯总裁吴瀚在题为“追求效果和效率,负熵前行”的主旨报告中指出,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环境发生巨变,导致用药市场、健康服务供给市场、支付结构发生大变局,全国药品市场增长将长期处于中低速水平,预计2019年将进一步下降至4%。吴瀚提出,我国健康产业需要浴火重生,而证道之路,在于对效果和效率的极致追求。
产业环境发生巨变
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速,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稳步推进,“4+7”带量采购全面落地,新版国家基药目录出台,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发布,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在即,省级医保增补目录将取消,健康中国行动三大文件齐发……国家层面的新政密集出台,令行业目不暇接。 “正如沙龙会所预期,健康产业环境已发生巨变。”吴瀚说,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主管部门在推出新政的同时,通过频密的稽查和提高违法违规成本,为政策措施的及时落地保驾护航,产业的适应期被大幅缩短。他指出,生物药、新型器械和材料研发提速,成果转化效率提升;互联网开始深度渗透健康产业,在商业领域发挥提高服务效率、延长服务半径的价值,并开始建立新型商业模式;人工智能在临床诊疗、药品研发和商务效率提升等领域开始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,5G和量子计算的发展将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空间。
尽管如此,“庞大的人口基数、老龄化的到来和慢病的多发,意味着我国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健康需求,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。”吴瀚说。
引发产业三大变局
吴瀚认为,环境的巨变将引发产业的三大变局。
一是用药市场变局。
中康CMH的数据显示,2018年,整个中国药品市场(不含药材、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)总规模达1.67万亿元,较2017年增长5.8%,增长率略有下降。预计2019年,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1.74万亿元,较2018年增长4.0%,增速将继续放缓。
在带量采购、辅助用药监控、新医保目录管理和DRG(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)付费等政策影响下,药品市场结构将被改变:仿制药市场将从目前的量多额大的现状转化为量多额小,微利时代来临;专利药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,部分疗效不确切的产品将退出市场。
同样在政策影响下,渠道结构也在发生变化,2018年三产药店和城市基层医疗增势突出,一直被认为受益于医药分开而将获得巨大增长空间的零售药店,药品增速虽达到6.7%,处于中等水平,但受制于政策协同、供零协同和技术协同尚未配套,处方药从医疗机构向药店外流进度缓慢,增长未及预期。
同时,受舆论和医保新政影响,部分权重较大的药品、贵细药材及非药品,增长下滑速度明显,甚至出现部分品类、部分省份负增长现象,导致2018年药品零售产业全国汇总性增长仅为4.85%,预计2019年全年全品类增长为4.5%。
“虽然增长有所下滑,但沙龙会认为,作为一种效率更优的措施,医药分开长期趋势不变。随着政策、供零和技术三种协同逐步配套,药店作为药品供给主渠道的地位将逐步提升。”吴瀚表示,未来,零售产业需要在“国家医保+仿制药”、“商业保险+专利药或原研药”、“预防和自我药疗+健康管理”三类市场中做好自我的价值定位。
二是健康服务供给市场变局。
吴瀚说,未来,公立健康资源保障体系的非营利性特征将更为突出,国家统采、平进平出、量大价低,满足国民的基本保障。同时,在政策和需求的推动下,盈利性机构,包括民营医院、专科诊所、体检和健康管理机构,将作为满足多层次健康需求的有效资源供给得到更快发展,医疗服务从原来的非盈利性机构一方独大向盈利性、非营利性均衡供给的方向转化。
三是支付结构的变局。
目前,我国国民卫生支付主要是国家医保和个人支出两个途径,商业保险占比只有3%左右。但近年来,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加大力度布局医疗健康险。据银保监会统计,2018年医疗健康险保费规模已经达到5251亿元,增长24%。在供需双方和医保新政的共同作用下,未来,商业保险将成为仅次于国家医保的重要支付手段,个人支付比例持续下降。随着商业保险支付比重的提升,市场将出现第二个集中议价的买方。
“环境的驱动要求政策改革必须把对效果和效率的提升作为靶心,以医保支付为中心的改革,正是对准这一关键问题,淘汰低效供给,为高效资源腾出空间。”吴瀚说,随着国家医保的全面覆盖、商业保险崛起成为主要支付方式,效果和效率成为支付方对供给方的共同衡量标准。“市场机会将留给成本领先者、技术领先者和品牌领先者。改变是痛苦的,只有更适者才能生存;改变也是美好的,沙龙会将迎来一个良币通行的健康产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