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龙会




      处方药企如何布局OTC

      浏览量:95 栏目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16-09-08

          近日,央视新闻报道了《新理念 、新发展:医改深水区的“三明路径”》,再次引爆处方药企加速布局OTC的步伐。受政策法规、市场竞争、企业内部三大因素影响,处方药企不得不加大OTC转型和投入,预料明年将有更多处方药企转战OTC市场,OTC将迎来新一轮争霸战,以更多、更好的服务模式抢夺终端和用户。

      医院OTC市场大不同

            政策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:《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》等一系列深化医改的政策文件,昭示着“医药四分开”加速 ,其中特别规定,到2017年,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占比总体要降到30%左右;各地招标政策越来越收紧,交易竞价模式难保中标,难保按厂家的销售价格中标;医院控费增效、抗生素限用、按病种收费、医保结算改革 、医疗保险介入以及反腐倡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都使医院这个******的终端“有点冷”。

      市场层面,产品中标的机会在降低,中标的价格在降低,医院开发和上量越来越难,而营销费用却在不断攀升。作为市场竞争主体,药企必须同时重视医院和OTC市场,2015年OTC零售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 ,介入OTC市场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,又能提升品牌形象,为后期产品线的增加打下扎实的基础 。 前途是光明的 ,道路是曲折的 ,但要改变已经成熟的处方药销售模式谈何容易!知己知彼 ,百战不殆,布局OTC首先要了解医院与OTC市场的显著区别。

             医院市场主要通过招标进入医院终端,通过学术和客情关系影响医生,使医生多开处方,形成相对固定的利益链,从而实现产品销售 。OTC市场主要通过铺货上架药店销售,通过广告和消费者教育 ,培养用户需求,通过促销和服务吸引用户购买,从而实现销售 。

      因此,处方药企谋局OTC市场,一定要统一思想,战略明确,还要求中高管理层的思维模式同步适应,才能跨过处方药转战OTC的三大门槛,将红旗插到OTC的品牌高地上。

      从搞关系到做服务

             习惯做医院销售的和习惯做OTC的,思维模式差异甚大,做医院的思维是以“关系”为主 。搞掂招标 、医院采购、医生处方等都要有关系,也要有事实 、有凭据、有利益 。他们擅长单兵作战,个人能力较强,行事低调,喜欢以数据说话 ,特别相信市场调查 ,销售能用数字计算出来 。例如某个产品能开发多少个科室,有多少个医生使用,有多少日诊量,一个疗程多少盒,每盒多少钱等等,有理有据,让人信心满满 。

      而OTC的思维习惯是“服务”。他们更加市场化 ,更加灵活多变 。为了取悦客户,为了动销,为了让顾客掏钱买单 ,他们常常各出奇招,促销 、培训、买赠、打折等花样创新 ,提升用户体验,让用户觉得物超所值。而且药店分布广泛,顾客分散,OTC更依靠系统能力 ,团队作战才能完成销售目标 ,很难根据多少间药店销售多少盒药计算出销售任务,因为主要动销也不在店员而在用户。他们更相信经验,常常跟着感觉走,在OTC行业浸泡10年会“顿悟”营销的秘诀 。他们往往行事高调 ,甚至爱出风头,或者曲径通幽,为的是增加知名度 ,打造品牌 。

             做医院的思维像4P理论 ,先从自身产品出发,重视产品上市前的设计,“招标采购”“医保物价”“流程规范”“操作合规”“利益驱动”是常挂嘴边的词;做OTC的思维更像4C理论,总是优先考虑顾客能否接受,“创新求变”“品牌驱动”“结果第一”是他们的关键词。

      从招商代理到自建队伍

             除非是在10年前已经组建了医院的销售团队并一直坚持下来,否则,现在绝大部分处方药企的销售模式都是招商代理 。医院销售需要很强的政府事务关系,医保、物价、招标一样不能少 ,需要公关和沟通能力很强的经理处理医院医生的信任 、安全 、匹配关系,还需要规避法律、财务 、税务等风险,交给个人个体来承担 ,避免出问题时牵连企业 ,药企采取招商代理模式有天然的优势。

             目前正红火的OTC控销也是招商代理模式,代理人瞄准厂家OTC全面铺货,药店低价抢客,造成销售无利可图的弊端,通过层层加价获得利益,有限铺货保护药店利益,OTC控销模式一时盛行,但这毕竟不是OTC的主流做法。OTC离不开服务,服务离不开人员,因此是否拥有自己的OTC团队是衡量OTC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,处方药企不要幻想简单地把产品承包给个人,就能像医院那样完成业绩。

      OTC不仅仅需要价值链的服务,即满足商业、零售对利润的合理要求 ,同时要满足供应链中最末端的顾客和用户的服务需求 。大多数控销只是满足了药店的利润需求,他们销售的产品定价往往比很多大厂家 、大品牌的同类产品高,质量却不能与之匹配 ,更没有满足用户对服务的需求。现在越来越多的OTC企业开始注重店员培训 ,请专业老师讲课,重视用户教育 ,联合医院或社区开展患者教育,真正帮助患者掌握医药知识 ,降低成本 ,减轻痛苦 ,深受患者喜爱。OTC销售的精髓是 ,离用户越近,服务顾客越好 ,越能领先。

      从点线启动到线面发力

            很多处方药企认为,自己的产品在医院销售有良好基础,连锁药店求之不得,一旦转战OTC,就布局全国,销售指标下得很大。其实 ,连锁药店一直不缺产品 ,在医院销售好的产品不等于在药店销售也好,除非是同品同规价格低,若这样,也是抢了医院销量因小失大 。OTC市场应该以区域市场启动为主,聚焦区域,集中资源打歼灭战 ,成功后再复制到全国 。

           医院模式是按计划办事,需经招标等政府流程,只能成熟一个开发一个,由点到线整条开发,把某一个点做成榜样 ,激励团队,但成功难以复制。OTC市场化程度高,要按市场规律办事,不要指望深耕多年的医院产品一转OTC也有同样的销量,为了不冲击医院原有销量,OTC应该销售比医院小的包装规格 ,或者同时上2个规格,一个是疗程包装,比医院的规格大,但总价格略低。接着用根据地思维 ,在重点区域发力 ,铺货,陈列 ,促销,培训店员,培育顾客 ,开展公关爱心活动,系统作战,吸引顾客,打造品牌。

            处方药企要成功抢占OTC市场的制高点,除了转换思维、转变思想 、明确战略,最重要的是组建专业的OTC队伍,从基地区域开始 ,精耕细作 ,以用户为核心,真切为用户服务 ,才能实现华丽转身。

       



      热线电话(办公室) 0838-5106622
      不良反应(工作日) 0838-5102216
      人力资源 0838-5581887
      表单大师
      问卷星



        XML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