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龙会




      2018,药品创新营销6大招

      浏览量:112 栏目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18-03-13

      医药网3月12日讯 经过三次消费升级 ,人们消费越来越追求质量和品质以及产品带来的自豪感、甚至荣誉感的时候。药品作为特殊产品  ,也需要升级,不光是产品升级,营销方法和战略等都需要超前升级。

       
          ▍消费升级vs医药产业
       
          消费升级也叫做消费结构升级,是指在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提高的基础上消费结构不断合理优化,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变化的过程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消费升级包含三个方面 :
       
          1、整体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提高,而不是因某个方面消费的增加而抑制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2.某一种或几种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,仅仅是消费升级的标志,而消费升级最终还有待于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和优化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3.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变化的渐进的过程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消费的升级当中 ,消费者对于药品的需求,在不断变化。药品和其他商品区别消费者的阶级之外,消费者更重视药品生产的参与感和知情性、药品所附加的文化、不同工艺 、稀缺优势等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重视品牌和品质 、弱化价格、在接触药品之前被教育过或者被广告教育过,产生了情感共鸣或体验感,就是目前销售较好的药品的共性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▍医药企业如何创新 ?
       
          随着整体消费升级,药品的消费也在升级 ,从最开始能治病,有可评估的治疗效果逐渐形成一个共识:有知名度 、老厂 、效果好 、价格稍贵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这和其他商品在消费升级后遇到的问题一样 :只买贵的产品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老牌企业同样也受到困惑。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销售业绩的增长需求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OTC的人海战术 、不断促销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临床的客情+代金+学术推广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都在受众的心目中淡化 。尤其品牌的推广,迅速被网络传播代替。一大批新新网络平台在崛起,加上国家政策的收紧,卖药越来越难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先谈谈品牌的传播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过去的品牌传播的模式按照产品的销售渠道和资格分为以下几种 :
       
          OTC:央视+地方卫视高频次15-30秒广告 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企业一般按照老板思想的不同 ,有些先上品牌广告 ,有些则直接上功能广告 。按照产品的适应症、发病季节来调节广告的频次和时间段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如心脑血管产品,除了春秋两个季节较少的广告投放,冬天的三个月到来年3月前,是其投放高峰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妇科产品,尤其是治疗妇科炎症的产品,高峰期则会放到夏季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央视广告用来品牌高打背书 ,地方广告用于拉动进货和销售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品牌广告用来打造整体产品群,如同仁堂 、广誉远中药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产品功能广告,为教育受众 ,促进销售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但现在的局势完全不同了 ,电视广告很少有人看,心脑血管、三高产品等慢性病 、老年人、已婚妇女易患疾病还可以选择电视媒体,其他产品的投放 ,基本都是炮灰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临床的品牌传播则依靠专家背书,建立客情 ,通过专业性会议、临床试验、促销实验 、专业性会议、医生继续教育、赞助医生外出学习、科室或医院学者基金等形式实现销量和品牌的提升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但医生对于厂家所谓的学术推广、专业和非专业的维护 ,越来越习惯和没感觉,每一家稍微有意识的制药企业,都这么干了,制药企业的单个优势,无法得到充分体现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▍创新的品牌传播
       
          现在是网络时代 ,尤其2017年是内容营销的风口。OTC和处方药的传播,能创新的东西实在太多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OTC :非处方药
       
          OTC首先要做的是有原创内容 ,整合视频、文字、图片内网站,和百度合作 ,把这些内容串起来,整合聚合页面,在百度固定位置呈现。百度的哥伦布计划,就是在做这个事情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内容的创新:
       
          1、原创全面足量的内容聚合。产品的动画 、医学视频 、医生的教育视频 、文章 、原创的疾病科普文章等等都可以做 。从微信、微博开始传播短频的内容 ,引导受众搜索企业和产品信息 。如辉瑞万艾可,就在做整体的内容创做和整合,打开网页搜索,信息很完整,从说明书到专家介绍,到购买方式,一站式解决方案有了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2、直播。现在网络直播平台很多。通过医生的直播教育店员 ,通过网红的直播直接销售产品,通过行业大咖影响粉丝。说到底就是“明星+粉丝”的形式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“边看边买”的模式,快消品已经玩的很溜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美宝莲的口红在今年4月14日,邀请了Angelababy及50名网红进行同步直播,在短短2小时就卖出10000支口红,转化销售了140多万元。直播平台选择的是淘宝。一个购物车的小标志被设置在直播页面的下方 ,观众只要点击就可以把画面中出现的产品放入购物车里。而类似的画面也能在天猫热点的直播平台看到——天猫与手机淘宝的App各自独立,所以直播也是独立的。美宝莲纽约这次的打法是把代言人 、产品和销售三者捆绑起来,尽可能让消费者从了解一款新产品到最终购买的过程变得更快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如果你当天在淘宝的搜索框里搜“美宝莲”,不论你点击搜索结果中的明星店铺还是其中的任何一个产品 ,都会跳出一个全屏广告弹幕 。而第二次点击进入的时候,它会直接把你引到一个时间表的承接页,你会看到18 :30 Angelababy在做什么,19 :00现场状况如何。所有这些看似平常而琐碎的工作在配合直播时的作用都是相同的——尽******可能缩短每一个品牌露出到消费者购买之间的距离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制药企业也在尝试,去年我总结了2016年尝试直播销售的厂家,大多选择的是健康达人或专家+网红的搭配 ,但因为药品的特殊性,网红的自身领域,销售效果都不太理想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但这样的尝试是有意义的,沙龙会正在做一个前无古人的事情,品牌曝光度是够了 ,只要主播选择和平台足够精准 ,销售也是可以实现的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如斯利安尝试的专家直播间,每期讲一个大家关注的话题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广誉远做的图文直播,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痛点 ,线上讲解解答 。都对品牌和销售起到了拉动作用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3、最火的网络综艺或自制综艺节目。健康类、恶搞类、和产品有关系的,都可以做,怎么吸引受众怎么做 。做综艺的企业也不少,冠名综艺的企业更不是少数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念慈庵几乎冠名了各类说话 、吐槽类节目。甚至在这些节目中植入了内容,品牌曝光则通过道具实现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制药企业要做内容的创新,首先要开放思想,网络营销交给年轻人去做 ,老板起辅助作用就好 ,不要过多限制。沙龙会看看制药企业做的DA,海报,再和快消品比较 ,简直土的一塌糊涂 。所以解放思想太重要,内容可以更贴近受众的思想和生活,可以更开放 、脑洞可以更大、思维可以更发散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好看的肉体很多,有趣的灵魂太少。赚钱的制药企业很多 ,传播与时俱进的很少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当然也要看产品和企业整体的定位来定 ,按照受众的思维和年龄去投放内容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RX:处方药
       
          原来的老模式有可取之处,如稳定的客情、定期的学术活动 ,非专业的辅助动作,都要保留 。但创新也要做 !
       
          内容和方式的创新:
       
          1、提供全球相关学科最新科研进展。给医生定期提供全球最新的产品相关资讯 、研究进展 、大咖访谈和讲座视频等等 ,拜访工具和话题问题就解决了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2 、建立线上教育平台 ,把学术推广网络化。现在做医学直播的平台很多 ,直接可以合作,如健康益直播等平台,不光可以做患者教育 、甚至可以在直播中诊治 、大大缩短了医患 、厂家和医生之间的距离,减少医生的时间消耗。视频录制下来 ,可以作为高级别专家的个人品牌传播和企业教育的素材 ,更加节约企业的成本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3 、帮医生打造个人品牌 。制药企业做学术推广 ,为非是为了给产品和企业提供持续的销售理由,创造与医生的粘性和互动 ,加深客情。医生的获益是好用的产品、医术的肯定 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和个人品牌 、影响力的提升。制药企业在企业品牌传播中,让医生参与进来,为医生建立线上的微博 、微信运营团队,持续发声,不断曝光,厂家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和医生品牌逐渐会成为一个整体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品牌资产,包括产品的知名度 、美誉度 、感知度 、授权能力 、渠道 、品牌联想和忠诚度 。
       
          每一环,制药企业都大有文章可做,保留熟悉成熟的模式,在创新中试错,在创新中总结,不断计算投入产出比,不断调整 ,没有做不好的产品和企业。


      热线电话(办公室) 0838-5106622
      不良反应(工作日) 0838-5102216
      人力资源 0838-5581887
      表单大师
      问卷星



        XML地图